“高大上”的中國紫砂藝術,如何在市場需求的高產出和傳統工藝的精雕細琢之間求得平衡?這不僅涉及傳統紫砂藝術的傳承,也是以傳統工藝為基礎發展文化產業的重大課題,宜興市創意紫砂藝術研究院的探索是,保證傳統工藝的流程,加入現代創意元素,開發多層次的紫砂藝術品,滿足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。
  春暖花開之際,在宜興丁蜀鎮的一間靜室,院長周勝敏對著功夫茶桌,在茶香繚繞中,怡然聊開。
  丁蜀鎮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,進入家家戶戶做紫砂時代,這與原先出精品為主、制壺大師為主的產業模式格格不入,當地人戲稱“紫砂革命”。提及這個話題時,周勝敏顯得很從容,“不管是大師還是百姓,產業的首要問題都是生存,精品壺一把幾十萬上百萬元,確實‘高大上’,但能做出來的又有幾個人?多少年才出那麼一把,這樣就不可能成為產業。改革開放以後,人們溫飽問題解決以後,對茶壺之類的紫砂藝術品需求直線上升,這種背景下,只有讓壺走入尋常百姓家,紫砂產業才能發展。反過來說,沒有精品,市場充斥粗製濫造、假冒偽劣,就會毀了傳統工藝,也不行。”基於這樣的考量,周勝敏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創意紫砂藝術研究院,帶著一幫學生專心研究在傳統工藝中加入創意設計的現代元素,既出了上海世博會禮品壺——“世鼎壺”、在法國盧浮宮展出獲頒法國國家美術協會“盧浮宮藝術作品特別獎”的“龍吟壺”,也產出了供應中低端市場的紫砂藝術品。
  周勝敏早年在江西師範大學學習油畫,且師從紫砂藝術大師徐秀棠先生,後來赴日本廣島大學跟日本雕塑大師小平胖可學習雕塑,攻讀博士。豐富的經歷,讓他在2006年回國後的紫砂藝術創意研究中得益良多,也給了他從困惑與探索並存、守舊與創新交織的紫砂藝術亂象中走出獨特創新之路的靈感。“全世界只有丁蜀鎮的黃龍山產這種陶土,是絕對稀缺的資源;但陶土的品質相差很大,低品質的陶土儲存量倒不算小。所以,做精品,用好泥;一般的作品,泥料差一些,但從不用假料,也是藝術品。”周勝敏如是解析他的經營之道,“做假的,會毀了這個產業。我們想在行業內樹立這樣的標桿。”研究院出的作品,既有與古老紫砂文化一脈相承的傳統元素,又打著時代的烙印,這兩者一結合,上能拿國際大獎,下可合百姓消費。夏 春 徐明君
  (原標題:宜興創意紫砂藝研院“一肩挑” 市場需求與傳統工藝完美結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f51nfcw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